落户咨询电话:

2000年代上海落户政策

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大城市,人口数量非常多,因此管控人口数量一直是上海政府一项重要的任务。自2000年代以来,上海对外来人口的落户政策也发生了不少变化。

2000年代上海落户政策

2003年,上海市出台了一项政策,称为“七五落户计划”。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上海人口的增长,保持上海市人口总量在1600万以内。计划规定,每年只有7.5万人可以在上海落户。

然而,这一政策引起了争议。很多有意前往上海发展的人士并没有机会获得落户资格,而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外来人口也无法获得合法身份。因此,上海市政府开始重新审视落户政策。

2009年,上海市重启了落户政策。新政策将落户资格的发放与个人的社会保险、纳税情况相挂钩。同时,落户资格的发放也向高技能人才、科研人员、文化艺术工作者等重点群体倾斜。

这一政策调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。很多有意前往上海发展的外来人口获得了落户资格,有效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。

此外,上海市政府还提出了“东拓政策”,积极推动外来人口向市郊区域发展,缓解市区人口压力。

总的来说,2000年代上海落户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人口数量,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政策调整不仅给予有意前往上海发展的外来人口更多的机会,也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。